乌夜啼·小记凤凰岭
作者:tom 发布于:2012-4-22 13:31 Sunday 分类:生活
乌夜啼·小记凤凰岭
by Tom
相约周末登行,
放心情。
雨后空山朦雾,
见春盈。
踏崎径,
抵峰顶,
探飞鹰。
斧岭金戈驱虏,
卫天京。
标签: 乌夜啼
减字木兰花·探春
作者:tom 发布于:2012-4-15 8:35 Sunday 分类:生活
减字木兰花·探春by Tom
疏林翠草
鹊戏春风惊纸鹞
结伴人丛
留影别枝花动容
骄阳隐处
憩梦焉知时尽渡
柳色残斜
欲去还来心作蝶
标签: 减字木兰花
敏捷式UCD的基石:创建角色模型
作者:jerry 发布于:2012-3-15 19:07 Thursday 分类:产品经理实用模板
一个深谙用户需求、洞悉用户交互行为的产品,才具备成功的可能性。这也是业内为什么一再强调产品要“以用户为中心的”,但是很多团队因为人手不够、项目时间紧、经费有限、或者认为自己可以代表用户,所以闭门造车,导致上线的产品只有自己玩儿。
如果你的团队也由于上述原因,不得已放弃了UCD。那么有一种敏捷的“以用户为中心”的研究方式,及模拟出目标用户的角色原型。
你的团队可以从市场、运营、客服、销售等部门获取到关于目标用户的统计数据:
- 人口统计特征:最常用的变量是年龄、性别、地理位置、家庭规模、家庭生命周期等。
- 社会经济特征:包括收入、职业、教育、社会阶层等。
- 个性特征:性格、价值观、文化背景等。
- 行为特征:使用目标、使用频率、产品态度、相关技能、准备程度等。
如果,上述部门没有有用的数据提供给你,请不要放弃,那就组织你的团队召开一个角色会议,最好可以请到与最终用户有着密切联系的销售、市场人员,但是人数不要超过15人。
你可以跟团队通过头脑风暴,定义出目标用户的形象,如:
- 我们的使用者是男人还是女人?
- 在什么年龄段?
- 他们有什么样的职业?
- 他们的价值观是怎样的?
- 有什么共同的性格特征?
- 他们的个人背景有哪些?
- 他们为什么要用我们的产品?
- ...
当你收集到如此丰富的目标用户统计数据后,着手开始模拟出一个有着真实姓名、背景、个性以及生活的鲜活人物吧。记住,你的角色越真实,你就越关心他的利益点,越能站在用户的角度考虑问题。下面是Jerry针对一个SNS产品做得角色模型样板,不建议直接套用,仅作参考。
产品经理之MRD、PRD、PSD
作者:jerry 发布于:2012-3-14 16:49 Wednesday 分类:产品经理实用模板
产品经理常要编写的文档有这么几类:MRD、PRD、PSD,下面做了张简单的表比较一下:
|
MRD |
PRD |
PSD |
全称 |
Market Requirements Document 市场需求文档 |
Product Requirements Document 产品需求文档 |
Product Specifications Document 产品规格说明书 |
编写人 |
产品经理(偏向市场) |
产品经理 |
产品经理(偏向技术) |
侧重点 |
侧重于市场分析:说明竞争对手、市场目标、产品定位;描述满足市场需求的功能有哪些。 |
侧重于产品需求描述:细化每个功能点、用户交互、使用场景等。 |
侧重于产品功能实现描述:细化产品业务逻辑、用例、数据类型、界面等 |
常见于 |
(计算机/互联网)大型产品项目 |
(互联网)产品项目 |
(计算机软件)复杂产品项目 |
轻模板 |
1、文档介绍(目的和概要) 2、市场问题和机会 3、目标市场描述 4、用户特征描述 5、产品路标规划 6、当前版本实现功能概要表 7、附件(包含引用文件、说明等) |
1、概述(背景、目的、意义) 2、功能范围 3、用户范围 4、术语表 5、非功能需求 6、功能需求 6.1、用例 6.2、界面 6.3、规则与约束 7、附件 |
1、引言(目的、背景) 2、任务概述(目标、用户特征) 3、假定与约束 4、功能需求(用例与界面) 5、数据需求(领域模型) 6、接口需求 7、非功能需求(保密、适应等) 8、运行环境 9、其他需求(培训、包装等) 10、附件 |
简单的项目计划模板
作者:jerry 发布于:2012-3-14 13:54 Wednesday 分类:产品经理实用模板
如果项目已被高层通过,决定启动。那么作为项目经理或项目责任制的产品经理,就需要着手写项目计划报告啦,因为我们的上司希望知道团队工作的步骤、项目实现的进度。
一份简单的项目计划报告,应高包括如下几点:
- 产品意图:即公司为什么要开发这个产品?它的价值何在?项目远景如何?
- 历史记录:如果管理的是针对某个产品版本的升级项目,可以在这里说明技术债务。
- 发布条件:在这里罗列出项目的关键交付物。发布条件遵从SMART原则,即确定的、可测量的、可达成的、相关的、可跟踪的。
- 项目目标:最好设计出一些能够量化的标准,比如要解决多少个BUG数目,要使产品的访问速度提升多少,完成多少个功能点等。
- 日程总揽表:为了让上司能够大概知道项目的实际进展,创建一个里程碑列表,说明预期在什么时间会有什么产出。
- 人员配备:项目中的成员往往是从不同工作组或部门中抽调出来的,所以在这里需要说明——所需成员类型、数量、以及参与时间。
- 风险列表:将会影响到项目进度、质量、成本的重量级风险识别出来,并尽早开始规避。
附:
1)日程总揽表
里程碑事件 |
计划开始 |
实际开始 |
计划结束 |
实际结束 |
交付物 |
责任人 |
|
|
|
|
|
|
|
2)发布条件常规类型
状态 |
上线时间 |
功能需求 |
缺陷状况 |
性能状况 |
测试 |
|
|
|
|
|
|
3)风险列表
风险序号 |
风险描述 |
发生概率 |
严重程度 |
暴露程度 |
反应时间 |
|
|
|
|
|
|
IOS移动应用程序的特性与设计准则
作者:jerry 发布于:2012-3-14 12:54 Wednesday 分类:移动应用
这两天读苹果官方发布的《iphone人机界面指南》,受益颇多,下面是我整理的一份笔记,主要介绍了IOS平台移动应用程序不同于计算机软件的一些特性,及界面设计与交互设计工作者在设计移动应用产品时应把握一些准则。废话不多说了,贴笔记吧!
IOS平台APP特性:
- 紧凑的屏幕尺寸,在设计时强调重要功能点,降低界面拥挤。
- 有限的内存:必须注意避免分配的内存超出设备的可用内存。
- 每次只能显示一个窗口:让用户能够在单个窗口或一系列顺序查看的窗口中完成同样的任务,或拆分使每个任务封装成一个APP。
- 单线程处理,设备每次只能运行一个程序,第三方应用程序不能在后台运行。
界面设计准则 :
- 隐喻:尽可能按照现实世界中的对象和操作来对您程序中的对象和操作建模。
- 直观操作:人们感到他们在物理上,而非抽象地控制某物(例如ios的多点触摸控制,而非接触鼠标或键盘)。
- 减少输入:让用户通过选择完成任务,尽量减少文本输入。
- 反馈:为用户的每一个操作得到的结果提供视觉上的反馈。
- 用户控制:
- 尽可能使用用户已经熟悉的标准控件和行为,使得用户可以轻松地理解和并记住他们。
- 使用户能够正常终止正在进行的操作。
- 美学完整性:让外观和任务逻辑结合起来,使得赏心悦目、易于理解。
关于Tom和Jerry
作者:jerry 发布于:2012-3-13 20:33 Tuesday 分类:关于我们
大家可能猜到了,Tom和Terry是动画片《Tom and Jerry》的忠实粉丝;现实生活中tom和jerry是一对80后夫妻,而且Tom总被Jerry欺负,不是Tom斗不过Jerry,而是Tom好男不跟女斗。
认识Tom和Jerry:
- Tom多才多艺、博学多见、上得厅堂下得厨房、能唱歌会谱曲、养花花开养狗狗活。
- Terry普通人一枚,但能吃能睡。为了跟Tom斗法,才爱上了读书。喜欢摄影,但技艺不精。
- Tom和jerry大学读的都是生物,毕业后又都义无反顾的奔向了互联网/IT界(真所谓志同道合啊)。
- Tom好像是为计算机语言而生,很容易学会一门IT技术,这让Jerry及其羡慕嫉妒恨。
SNS发展趋势与产品设计要点
作者:jerry 发布于:2012-3-13 16:50 Tuesday 分类:互联网
互联网的发展经历了3个阶段,即:
1.作为单向信息传播渠道的1.0时代,门户网站负责收集并整理信息,然后提供内容给网民。
2.随后接踵而至的2.0时代以内容为王,鼓励用户产生内容,如博客、视频分享网站。
3.发展到现在的3.0时代,以人为本,构建出基于人际关系的网络真实社区,用户的每个行为都将产生“个性化”的内容(人即内容,内容即人)。
从现在开始,互联网将是“组织人”而非“组织信息”的战场,人类社会生活的所有部分都可以发生在SNS上.SNS一路发展到现在,经历了如下4个阶段:
1.早期的概念化阶段:六度间隔理论在华尔街刮起一阵风暴,以sixdgrees为代表的六度理论,侧重结交陌生人。
2.弱关系化阶段:认识到人们正处于缺乏社交的封闭状态,他们需要拓展人际关系,出现以friendster为代表帮用户寻找朋友的朋友。
3.娱乐社交化阶段:随着年轻一代网络用户的增加,促成一个以展示、参与、分享为核心的社交网络,出现以myspace为代表创造展示个人个性、兴趣的空间。
4.社交关系真实化阶段:以facebook、人人为代表,将线下关系复制到线上,形成互动型的网络社会。
在未来,国内SNS的发展趋势,将走向细分,因为大众社会日渐因意识形态、价值、品味、生活风格、时代背景的不同而分化,挖掘基于真实朋友关系、以兴趣爱好为凝聚点的社交网络将会迎合不同的分众市场。
在设计SNS产品时,可以抓住如下几点:
1.多面化:从不同维度设计同一社交网络的用户需求,例如按年龄、职业、地域等细分的同学关系、同事关系、同城关系去迎合用户的不同社交需求。
2.娱乐化:游戏本是人类的天性,人们一直在寻找更多的快乐,社交网络游戏有助于消除长久没联系的朋友间的隔阂。
3.无线化:随着手机用户数的增长及移动互联的普及,人们利用碎片时间传递信息、接收信息的频率越来越高(如新浪微博)。
4.开放化:传统观念认为封闭数据是一种竞争优势,而新情况是开放数据会整合更多的资源,如何在开放与封闭之间做好平衡,将是产品成功的关键。
写在开始
作者:tom 发布于:2012-3-9 16:09 Friday
一句话,PM Family 的日志开始记录了。标签: 心情